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开发了以丁二烯和为原料的丁二烯乙酰氧基工艺路线,并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建立了几个生产设施。此后,日本德山曹达公司成功开发并工业化丁二烯氯化法,在260-300℃氧化丁二烯,形成3,4-二氯丁烯-1和1,4-二氯丁烯-2,前者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后者水解制备1,4-丁醇。英国戴维(现为Kvaerner)开发了马来酸酐酯化加氢工艺。首先,马来酸酐与一元醇酯化形成马来酸二酯,然后在150-240℃和2.5-5MPa下催化氢化。获得1,4-丁醇。
丁炔二醇的危险方面:
【引燃温度】:248
【引爆上限】: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混合, 经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在高温时,若为强酸、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及卤化物等污染后,有可能引爆。
【灭火方法】:采用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在高压环境中,1,4-(BYD)和氢气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1,4-丁er醇产品。物料中的杂质会导致加氢反应过程中镍催化剂覆盖性中du,活性、选择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1,4-丁er醇产品产量得不到有效提高,从而影响装置产能的发挥。因此,在1,4-提纯净化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去除高压加氢原料BYD中的杂质,才能充分发挥装置产能,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
您好,欢迎莅临海源化工,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